车站路灯作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适用范围涵盖多种交通场景及功能性需求,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:
一、主要应用场景
1. 铁路车站
包括火车站、高铁站及城际车站,需覆盖站前广场、候车区、站台、进出站通道等区域。其中站台区域需采用防眩光设计,避免灯光直射轨道影响列车信号系统;进出站通道需确保均匀照明,保障旅客通行安全。
2.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
地铁站、轻轨站及有轨电车站点需重点覆盖地面出入口、换乘通道、站厅层与站台层。地下车站需选用IP65以上防护等级的防水路灯,地上高架站台则需具备防风抗震性能。
3. 公路客运站
适用于公交枢纽站、长途汽车站,需强化停车场区域照明,采用高杆路灯(高度8-12米)实现大范围覆盖,同时设置智能调光系统匹配车辆调度时段。
二、功能细分区域
1. 安全警示区域
在车站台阶、坡道、无障碍通道等特殊区域,需配置色温4000K以下的暖白光路灯,降低眩光风险;交叉路口处可增设频闪警示灯。
2. 应急照明系统
配备双电路供电或太阳能储能路灯,在突发断电时自动切换,满足消防疏散通道50lx照度标准。
3. 景观照明区段
车站广场雕塑、绿化带等景观节点可采用装饰性路灯,功率控制在80-150W,配合截光型灯具避免光污染。
三、特殊环境适配
1. 高海拔/严寒车站
需采用耐低温(-40℃)LED光源,灯杆进行热浸锌处理(镀层≥85μm)防腐蚀。
2. 沿海潮湿环境
灯具须通过盐雾测试(GB/T2423.17),建议使用316L不锈钢材质灯体。
3. 智慧车站集成
支持物联网的路灯可搭载环境监测、WiFi热点、紧急呼叫等模块,杆体预留5G微安装位。
四、技术参数要求
常规区域照度标准为15-30lx(EN 12464-2),显色指数Ra≥80,功率密度限值≤0.6W/m²(GB 51348)。通过科学配光设计,使照明均匀度达到0.4以上,同时满足绿色建筑LEED认证的照明能耗标准。
合理配置车站路灯需综合考虑量特征、建筑布局及地域气候特点,通过分级照明策略平衡功能性与节能需求,终实现安全运营与城市形象的协同提升。






